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开展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共课调查中,除了体育课,学生最喜欢上的是思政课。据了解,该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满意度也逐年上升,在2014~2015年的学生评教中,满意度平均值在94%以上。
“18~21岁,正是年轻人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紧要当口。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是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和扶持,培育其健全的人格。”台职院党委委员、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范洁梅说,“如何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一直是我们思政课改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多年来,台职院一直致力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思政课因此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点赞。
调查+理论 让思政课更接地气
布袋坑村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潮济村该怎么保存老街文化、南鉴村的传统工艺如何传承、潘家小镇的生态旅游如何发展……这不是专家的研究主题,而是台职院社区管理专业的思想政治课堂中的社会调查项目。这学期,人文社科学院思政教研室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一课,与社区管理专业的“社会调查”课相结合,以“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台州每个县(市、区)选取两个有特色的村落作为样本,利用周末时间,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这10余个“美丽乡村”,考察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机融入到各专业课教学之中,这一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负责调研的指导教师王益峰说,社会调查是社管专业的必修课,此次调研活动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为主,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设计问卷、访问村民、统计数据,并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社管专业的许迪参与了玉环垟根村关于“生态农家乐”的调研,他很喜欢这样的调研活动:“让我们在教室以外的地方,用实践去印证理论。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农家乐的发展状况、新农村的建设状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思政课的内容比较枯燥,融入调研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再回到课堂对照,这样更有针对性。对我们教师而言,也开阔了眼界。”王益峰说。为了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学院充分利用台州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与台州“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大陈岛、戚继光纪念馆、黄岩革命老区以及温岭、玉环等一些相关乡镇合作,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台州的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努力让思政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与社团活动“抱团” 思政课更有活力
从今年9月起,台职院将学生参与理论型社团、公益型社团的活动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挂钩,在思政实践教学学分评定上予以认定。目前,邓读会、爱心社、公益派等5个社团都由思政课教师指导,这种“抱团”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
今年大二的张启哲同学是公益派社团的发起人,他认为,在大学时候做点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这一想法得到了思政课教师朱正平的支持。社团成立时,吸引了300多名学生报名。对此,朱正平十分惊喜:“开设思政课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把思政理念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中,公益活动能培养学生关怀他人和关心社会的道德品质,并升华为社会责任感。”
去市中心医院做义工,到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看望自闭症儿童,当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公益派社团成立一年多,已经开展了不少爱心活动。课余时间,社团成员自己组织心理课程的学习讨论,想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能更加“对症下药”;他们还在校园里开展关于“自爱”的脱口秀,呼吁大家珍爱自己、重视自己。目前,公益派社团开始和一些民间的公益机构合作,以便获取更多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
课堂“翻新” 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如何改变思政课堂枯燥高深的现状?学院思政教研室教师李同乐通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案。李同乐在深入研究教材后,开展了“主题式教学”改革,即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若干个主题,每个星期或几个星期讲授一个主题。在主题的设置上他颇花心思,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又兼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比如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我就把它调整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设置为‘建设美丽浙江、永享绿水青山’。这样通俗易懂,学生听起来不会太吃力,也不会在一开始就失去兴趣。”
如何“稳住”学生的注意力?他的方法是从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切入。“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课时,先从今年的‘习马会’引入,然后一步一步追溯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是如何实现的,其中,串进学校的‘卫温雕像’和台州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从而帮助学生在了解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李同乐告诉笔者。
除了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外,该院思政教研室每个月都有一期“微沙龙”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策略漫谈”“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效能”“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系列主题讨论会,在交流实践教学的问题中启迪了智慧。“加强‘微沙龙’活动,不仅可以加强教师间的工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碰撞出创新火花,还可借助这一平台,有效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形成整体合力。”范洁梅说。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修炼和圆文化》,固化教学成果;通过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到江西干部学院进行培训,参加多种实践“体验教学”,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更好地反哺教学。
(《浙江教育报》2015年12月21日第3版)
新闻链接:http://www.zjjyb.cn/jyb/gjjw/1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