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台职院省涉台教育基地建设纪事

作者:责任编辑:来源:发布时间:2016-02-29浏览次数:1378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涉台教育基地建设纪事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总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在日前举行的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诗歌朗诵会上,生化学院制药专业学生李英英正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的名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感染了现场不少观众。
这次以“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诗会,分为“我的大学”“台湾名家诗歌选读”“你好2016”3个篇章,共有30余篇经典诗歌。学生们用声音倾诉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我们想通过举办诗会,来表达我们祝福两岸和平、促进心灵契合、共圆中国梦想的愿景。” 该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陈国峰说。
作为浙江省首批9个涉台教育基地之一,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从2004年以来,就将涉台教育作为学校加强爱国教育、培养祖国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强化“两课”涉台教育内容、举办两岸形势政策讲座、开设涉台选修课程、加强与台湾院校交流合作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涉台活动,建立起了以涉台教育进课堂为基础,以推进台(州)台(湾)交流和开展涉台研究为支撑,以丰富涉台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以发掘和阐发“卫温船队远航台湾”文化价值为亮点的涉台教育格局。
台州是卫温船队远航台湾的首航地,拥有两岸第一批直航地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优势,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将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发动校友捐资100万元,以卫温船队远航台湾为素材,建设了“浮海夷洲”雕像,并以纪念卫温船队远航台湾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现在,每年学校有10余万名参加社会培训和考试人员,“浮海夷洲”雕像成为向他们宣传两岸历史渊源的“活”教材。“学校讲政治、讲大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把卫温船队远航台湾雕像变成景观和学校的文化,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浙江省台办副主任陈正仁对台州职业学院的这些做法表示了赞赏。
学校还十分注重与台湾教育界、实业界的交流,并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学校师生多次赴台湾交流,从2014年开始,学校还以“服务·和合·文化”为主题开展台台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组织两岸三校的学生到敬老院服务,到农村体验乡情民俗,加强两岸浓浓的血脉联系。
除此之外,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3年举办以“分享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台湾交流座谈会,邀请省内高校赴台交流的师生们一起畅谈在台湾学习交流的体会和感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深化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这也给学校的涉台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该校党委书记潘通天表示,今后将牢牢把握两岸交流的正确导向,进一步深化涉台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做精涉台课程、做强社会服务、做优做活两岸青年交流。“切实把该基地真正建成学生了解台湾的课堂、宣传对台方针政策的场所、两岸高校交流合作的典范、两岸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潘通天说。 
 
(《浙江教育报》2016年2月29日3版)
 
新闻链接:

 

院校代码:国标 12790 省标 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