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潘璋德
2007年5月10日
同学们:
再过短短的十七天时间,我们就要迎来教育部专家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这是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大事。五一长假前,学校已先后两次召开全校教师层面的迎评创优动员大会,全校老师对于“同心同德构建和谐,全力以赴迎评创优”取得了很深的共识。今天,我们在这里召集全校4000多名在校同学,就是要在学生层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同学们应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用什么样的准备迎接专家的评估。同时,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值此五四青年节刚过,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广大团员和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
刚才,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倡议,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学生干部和全体同学进行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我就学生迎评工作讲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迎难而上
创建全国优秀高职院校,是全体台职人,建校以来就为之奋斗不懈的目标。以洪起超名誉院长为代表的台职人进行的“一次创业”,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03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部署了“二次创业”,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优秀、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2004年,我们具体确定要在2007年上半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工作的优秀评估。之所以提出这个目标,一是因为学校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台州蓬勃发展的经济社会状况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省内很少有学校像我校这样专业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我校的就业率每年高达95%以上。二是学校的快速发展已经破解了原先许多瓶颈制约。比如在硬件上,这几年实训大楼、运动场、和园的落成以及第三教学楼的兴建,在教学设施上我校也具备了评优的条件;在软件上,我校率先提出的“三性”办学定位至今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影响,以及我们正在探索建立的“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一体、两翼、三同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三是每个人台职人都有集体荣誉感,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秀的团队。现在全国有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通过评估判断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很自然地排出了学校的等次,便于社会的了解和监督。如果我们学校能够跻身全国优秀高职院校之列,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会大幅度提高,每个人都会以身在优秀学校而感到光荣。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我们一定不能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只是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创建一流没有意义。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云南考察的时候曾经说,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有可能最早走在世界前列的是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本科教育,更不是研究生教育。我们对自己也一定要有信心。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特长。你们热心工程技术,热心一技之长,而且愿意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回报社会,你们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同学们对自己的历史使命要有清楚的认识。
当然,跟已经评上优秀的院校相比,学校还存在差距,制约学校发展的外部因素,比如后勤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解决,学校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从目前全省评估的形势看,全省已有17所高职院校通过了优秀评估,5-6月还有7所准备评估;而省政府准备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扶持的只有20所。所以能否在7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大挑战。全校老师已经做好准备,要以志在必得之心,赢取评估的胜利。希望同学们也要有这种准备。
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评估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同时,评估和同学们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估的重点在于建设,近几年来,通过准备评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比如,现已初步形成的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规范、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数量够用、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健康、和谐、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都为同学们通往成才之路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广大同学和学校就是根和叶的关系。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是同学们的品牌标识,是你们面对就业竞争时的主要评价依据。如果通过了优秀评估,我相信同学们的就业渠道将更通畅,就业质量也会更高,未来发展前途更远大。我们大家组成了台职院这个大家庭,只有台职院兴旺发达,我们每个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这次带队来我校评估的是原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教授,朱教授说,“迎接评估人人出力,评估成功个个受益”。
其次,学生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评估。评估工作,每个同学身上都有指标。整个评估指标体系中很多指标就是直接评估同学们的,比如专题研讨会,职业技能测试和基本技能测试等等。不仅如此,评估专家甚至会到企业了解你们已经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同学们谁会被直接列入评估对象,都是专家随机抽取的。所以说“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内容”,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同学们一定要牢记: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每个人的表现都是评估的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决定着评估的结果。因为,察一隅而知全体,窥一斑而见全豹。专家在学校只有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对学校的了解不是单看学校的迎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同学们的现场表现来推知整个学校的工作情况。如专家要考察学校的学习风气,一看学校的氛围,二看同学们遵纪及考风情况,三看同学们的自我管理,四看同学们受教育的载体,五看同学们的群体表现。如果专家查看早操、晚自习时,同学们到的人不齐,三三两两成堆,上课迟到或听讲睡觉,专家肯定会说学校的管理不到位,同学们的群体表现不够好。管理学中有一个短板理论,就是认为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的长板,而取决于木桶的短板。如果专家正好看到了我们不够好的一面,肯定会对学校整个评估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每个同学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迎评工作中去。朱传礼教授曾经说过,“学校是我家,迎评靠大家”。
三、展示热情,注重细节
这次评估来的专家既要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鉴定,同时也会对学校发展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他们都是学校的贵客。古人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又说:“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所以在贵客登门指导之前,我们每个人要尽主人之谊,学会待客之道。借用古人的诗句,要“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
首先,要以饱满的精神迎接评估。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五四期间指出:“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对于同学们来说,当前,这种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就是即将到来的教育部评估。迎接评估既是一种责任和压力,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因为我们有幸见证学校发展的历史,有幸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而且,你们今天所参与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对已经毕业的和还未进校门的学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愧对前人,让接力棒在我们的手中滑落。我们不能遗憾后人,给他们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学校紧锣密鼓、众志成城筹备迎接教育部优秀水平评估的大好形势下,同学们务必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咬定评优目标不放松,以强烈的爱校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校、系部的情况如数家珍;专家来时,我们要献上我们最好最美的东西,那就是同学们文明得体的举止谈吐、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拳拳萦怀的母校情结,还有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我们已经取得的优良成绩,这些,都是送给专家的最好礼物。
第二,注重细节。朱传礼教授还说过,评估工作细节决定成败。他引用了一首“小诗”来说明这个问题:诗的大意是“一个钉子毁掉了一个马蹄,一个马蹄毁掉了一匹战马,一匹战马毁掉了一个骑士,损失了一个骑士失败了一场战斗,失败了一场战斗就可能亡国”。一个钉子和亡国联系在一起了。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注意细节尤为重要。今后,我们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任何一点马虎和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而且,这一切必须在学校就养成。比如,不吸烟、不游食、上课不迟到、上课时不睡觉、公共场所不穿拖鞋、服饰发型得体、寝室物品摆放有序等等,又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场所和绿化植物上乱晒衣被,男女交往有度等等。同学们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要以大学生应有的礼貌素养为专家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迎评创优的冲刺关头,尤其要对照《高等学校行为准则》,检查自己的行为。我们说,平时要烧香,临时也要抱抱佛脚,该补的要补,该做的要做,不能做99+1=0中那导致整个工作下马的那个“1”,更不能行百里而毁九十。
第三,大力构建和谐校园。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大合唱,要保证每一个音符和谐。和谐既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存在于每个人自身。学校提出“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希望每个同学自身做到提升技术能力和加强人文修养的和谐。同时,校园里存在矛盾是正常的。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同学缘分、师生缘分,学会包容、学会合作。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台职院好比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老师、同学好比船上的船员或乘客,彼此之间发生矛盾,假如为了泄愤在船上凿个洞,最后殃及全船。当前,在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对这样一些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牢骚和抱怨,更不能知难而退。发展必然伴随问题,更何况很多问题是“成长中必然的烦恼”。每个同学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评估期间参加专家座谈和问卷调查时,要一分为二,尤其要充分看到学校发展的主流。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到学校发展中的困难,要看到学校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更有理由相信,你们的母校将来会更好。
同学们,评估的目标确定后,关键在于我们大家的努力。让我们在共同的道德规范、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的学校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共建和谐校园、确保迎评创优成功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00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