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台职人】周青智:做自己的英雄

作者:责任编辑:来源:发布时间:2011-12-31浏览次数:2383

初识周青智,联想到两个词——“阳光”、“微笑”;再写周青智,发现他睿智、坚强、乐观。
这样的他,让人不自觉想要靠近……
一份对自身及事物的执着,一种对生活的乐观
因为有先天肢体残疾,一出生就注定他的人生历程会艰难而与众不同,但周围歧视的眼神和嘲笑并没有将他压倒。于生活,他积极向上;于自己,他坚信不会比别人差。他会给自己定好目标,将眼前的事认真地做好。他说,不要总是想着以后怎么样,远大的目标是建立在多个小目标的基础上完成的。他积极参加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在学校里他获得文化节策划大赛一等奖,创业精英一等奖和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他也热衷于运动,荣获浙江省残疾人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标枪、铁饼、铅球第一名,湖州市残疾人运动会羽毛球第一名、标枪第一名等。不骄不躁的他,让人敬佩。就是他的那股韧性,那份坚持不懈,那种乐观的心态,让他散发耀眼的光芒。
当他父母得知他要去竞选国家奖学金时,父母细心地叮嘱了好久,虽然是最普通的话语,但是,无不显示父母对周青智的爱。在这么温暖的环境下成长,造就了他坚强、亲切的性格。这次他获得国家奖学金,最想先和父母分享他的喜悦。他想用奖学金给父母买些补品,给外公买双鞋子,带些台州的海鲜回家。这是怀着感恩之心的周青智。
不要辜负了本该奋斗的青春
周青智说,他碰到许多好老师,很感激老师对他的细心教导。接着,他提到他的英语也不是很好,他恶补过英语。大一的时候,早起背单词,很用心地背了一些单词。到了中午,就又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再接再厉地继续背。他幽默地说:“我就是那种今天翻开英语书背第一页,明天还是翻开第一页的人。”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要努力。曾经的他,很诗意,豪言壮语,会写一些随笔——“可能你眼前是一片黑暗,但不要忘记,前面会有阴影,是因为身后有一束光。”
很多同学可能会迷惑不知道课余干什么。但对于周青智来说很简单,可以在课余的时候多去图书馆,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他笑言,曾经他们寝室的口号就是“看遍台湾的图书”。他喜欢阅读李敖写的书,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作者思维胆大,给他的启发很多。他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母鹰会把出生不久的小鹰放在悬崖边不去帮助它们,让他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从悬崖边飞上来;而最后能飞回来的小鹰就成为翱翔在高空的雄鹰。
对于今后的发展,他说,他现在刚开始实习,还要慢慢往上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后应该也会选择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吧!
爱好就是你的方向,兴趣就是你的资本
周青智可以把6本历史书从头到尾地背出来,他甚至和朋友说话时,都在背他热爱的历史。背完之后,他的嗓子都讲不出话了。当很多人抱怨公共管理专业课不好学时,他却可以将知识运用得心应手。他觉得,公共管理和文综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要去理解它,读懂它。学习过程中,小组之间合作默契。他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些,仅仅因为喜欢。
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担任团总支副书记的周青智,却是学习,工作两不误。他会事先将时间规划好,保证以最高效率去完成工作,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当然,这是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刚开始,他也很紧张,辅导员和上届团总支副书记教会他很多。他很容易忘记事情,细心如他,便找了本子记下需要完成的事项。一天的事情做好了,他仍不放心,总是要核对本子上的事项好几遍。
工作中的周青智是个脚踏实地的自我分析者,他始终坚信成功是脚踏实地的步步获得。
 
周青智对学弟学妹的寄语:大学是锻炼能力的地方,“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好好读。只要认真了,努力了,不管收获大小,总会有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路是自己走的,别人不能给你铺,需要自己去摸索。踏上这条路,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你不逼自己,就永远都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优秀。其实,现在反过来看高中的行为,会发现和现在的行为截然不同,因为我们在成长,能力在提升;每登上一个高度,都能看见更远更美的风景。
(校报记者: 蒋娅君   吴美琴)
 

院校代码:国标 12790 省标 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