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电影讲述节水故事
六位台州大学生拍摄的《water·醒悟》获全省一等奖
■ 记者 崔鹏
3月21日,“人与水”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作为微电影《water·醒悟》的导演,郑菲菲到杭州参加了本次颁奖盛典,从颁奖嘉宾手中拿到沉甸甸的一等奖奖杯。
郑菲菲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1131班学生,她平时就喜欢微电影创作,这次能在全省微电影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对她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参加这次比赛是想锻炼一下自己,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郑菲菲开心地说。
用梦境讲述节水故事
与其他表现爱水、惜水主题的微电影不同,郑菲菲导演的微电影《water·醒悟》是通过一个梦境,用灾难片的形式来表达节水主题。
在影片中,男主人公黄海峰刚从操场上打篮球回到宿舍,这时室友告诉他,台湾地区发生了地震。黄海峰躺在床上很快睡着了,在梦中,他经历了一场大地震,被倒塌的建筑压在底下,是一小瓶矿泉水给了他生存的希望。
一个简单的故事架构,但视角独特、拍摄细腻,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在这之前,我们曾经创作了三个剧本,由于太大众化了,被指导老师何亮否决了。”郑菲菲说。
郑菲菲的创作团队一共有6个人,他们之前创作的三个剧本分别为《小水滴》、《人鱼泪》和《江南水乡》,但由于题材比较普通,与别人的作品雷同,最后都放弃了。
“有一天,何亮老师把我们集中到一起,提示我们不一定非得从好的方面创作,也可以通过灾难的形式来反映人与水的关系。”郑菲菲说。
去年台湾地区地震时,台州也有明显的震感,郑菲菲和她的伙伴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何亮的提示让他们茅塞顿开,于是用一个梦境设置灾难的场景,然后让主人公在困境中感受水的重要性,借此反映珍惜水、爱惜水的主题,故事的大概框架就这样确定了。
剧本的框架罗列出来以后,郑菲菲他们请同学陈伟刚执笔,把剧本初稿写出来,之后再经过反复修改,前后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到去年10月中旬才把剧本最后完成。
郑菲菲导演的微电影《water·醒悟》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这部片子时长9分钟左右,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后面还加上了拍摄花絮,配以节奏感明显的音乐,营造出一派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影片展示的梦境中那沉重的题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出对微电影驾轻就熟的驾驭能力。
郑菲菲说:“从剧本创作到修改,再到最后的拍摄,我们都是集体完成的。通过这次创作,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团结协作具有的强大力量。”
用废弃砖石搭建拍摄场地
剧本完成后,郑菲菲他们就开始具体的拍摄。这部微电影的主要场景有篮球场、宿舍、地震现场三个主要场景。篮球场和宿舍是现成的,但搭建震后黄海峰被压在残垣断壁下面的场景,让他们费了一番心思。
郑菲菲说,地震时地动山摇、房屋倒塌的片段可以从电脑上直接下载,但男主人公黄海峰被砖石压在下面的场景,需要他们自己去布置。
“我们利用宿舍楼上一个废弃的寝室,用寝室里的破床板和附近工地上废弃的石头、砖块等物件,搭建了一个地震后残破的场景。”郑菲菲说,光是布置这个场景就用了两天时间。
地震后的场景布置好以后,郑菲菲和伙伴们都很开心,他们首先拍摄的就是这里的镜头。
没有专业的摄像机,郑菲菲他们就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一个场景大家轮流拍摄,其中主要机位是由郑菲菲的同班同学楼顺完成。
拍摄中,楼顺用移动拍摄的方法,利用滑轨通过镜头的移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人公地震后那种无助的神情,同时用低角度的特写、中景和近景,强化镜头的质感。
“由于我们布置的场景太小,拍摄时受到很多的限制,为了避免穿帮,拍摄时尽量不用全景,两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小场景,这样通过后期合成来弥补场景的缺憾。”楼顺说。
篮球场、宿舍、地震后男人公艰难求生等不同的场景,楼顺和另外三名同学分别拍摄,遇到一个大的场景,大家就轮流拍摄,共用了半个多月完成拍摄。
楼顺说,在拍摄中大家一起搭建场景,每次拍完再一起看片子,分析拍摄的内容,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充分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影片的后期制作是由楼顺完成的。“影片粗剪之后拿给何亮老师看,他指出其中的不足,然后我开始精修片子。”楼顺说,精修的时候,需要一秒一秒地看过去,无论是配音还是影像,不合适的地方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工作量很大。
为了赶进度,楼顺连着熬了两个通宵,前后用了两个星期完成后期制作。给何亮看了一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去年11月底,郑菲菲他们把《water·醒悟》提交给了大赛组委会。
毕业后从事微电影拍摄
翻开郑菲菲等人的简历,他们拍摄的微电影曾经多次获奖。
2013年,郑菲菲等人创作了微电影《作弊》,这是一个讲述诚信的故事,但是讲故事的方式却是用幽默的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创作能力。
微电影《作弊》在台州“映山红”微电影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浙江省多媒体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郑菲菲是丽水青田人,楼顺是衢州人,他们都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学习,由于爱好微电影创作,他们在生活当中也特别留意好的场景,遇到好的风景和生活片段,都用镜头拍摄下来,留作以后创作的素材。
“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拍一些好的景致。看电视时,别人可能关注电视的剧情,而我喜欢琢磨那些场景的拍摄角度。”楼顺笑着说。
郑菲菲2011年9月进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加入了学校的影视社团,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际拍摄,并喜欢上了微电影创作。
“我平时也喜欢拍一些有意思的镜头,比如说大街上的车流、美丽的山水等等,留着以后创作用。”郑菲菲说。
去年,郑菲菲还为市海事局拍摄了宣传片,主要根据“水鬼”郭文标的故事完成拍摄,作品深受好评。
去年12月份,郑菲菲、楼顺等6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建了一个拍摄团队,完成学业的同时,在外面接拍了一些宣传片、广告片。
“大家想现在合适的工作不好找,还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我们都对微电影拍摄很感兴趣,坚持微电影拍摄的理想吧。”郑菲菲说。
楼顺对这个团队的发展充满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只要时刻准备着,把握机会,我们就会走向成功。”
(《台州晚报》2014年4月15日第22版)